2012级公共事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来源:网络 | 发布日期:2012-06-08 】

2012级公共事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与代码

(一)专业名称:公共事务管理

(二)专业代码:650201

二、招生对象、学制与学习形式

(一)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及具有同等学历者

(二)学制:三年

(三)学习形式:全日制

三、专业培养目标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面向公共管理第一线,牢固掌握公共事务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英语水平,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的管理型、应用型人才。

(二)职业岗位群分析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政府机关从事与公共事务管理有关的基层管理工作。

职业能力

就业方向

主要业务工作

组织协调能力

公共管理和服务方向

党政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社区和街道管理委员会主任和办事员。

行政管理方向

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主任助理、办公室管理人员、档案管理员。

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人力资源管理部经理、经理助理、人力资源培训师、工会管理员。

公关策划能力

公共关系管理方向

公共事务部主任、客户管理人员。

管理咨询和策划方向

公共组织理念和形象策划、管理咨询公司调查员、研究员、需求分析员。

文书写作与处理能力

秘书方向

秘书、总经理助理、文案策划、计划员、经理助理、协理、内勤主管。

文案处理方向

档案管理员、速录师、速记员。

四、人才培养要求

(一)知识要求

1、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掌握必备的英语、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基础知识。

3、掌握本专业必备的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知识。

4、掌握本专业必需的组织协调、公关策划、文秘写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5、具有一定的经济法律知识。

6、具有一定的电子政务知识。

(二)岗位基本技能要求

1、具有一定的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

2、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逻辑分析、文字写作能力。

3、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各类管理咨询能力。

4、具有组织协调和谈判沟通的能力。

5、具有公共关系处理和组织形象策划与维护的能力。

6、具有文书处理和写作的能力。

7、具有一定的综合技能和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8、具有岗位拓展能力和自我创新能力。

(三)岗位综合技能或技术应用能力要求

1、掌握高等应用性人才必备的外语、计算机知识;从事公共事务工作必备的公共管理专业知识、岗位业务知识、经济和科学知识等。

2、具备包括政治素质、思想品德修养、职业道德、科学的思维方式及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庄重的举止和善辩口才等基本素质。

3、具备理解和运用政策、法规的能力。

(四)素质要求

1、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

2、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

3、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4、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6、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五)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1、本专业学生应获取的基本职业资格证书为:

(1)大学英语等级证书(三级或公共英语A级以上)。

(2)计算机等级证书(一级以上)。

(3)普通话合格证(二级乙等以上)。

2、其他可获取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为:

秘书资格证、公关员资格证、人力资源资格证等。

五、课程设置及理论课程简介

(一)课程设置原则

1、在强化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拓宽本专业知识原则。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占较大比例,为学生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可能,同时拓宽本专业知识,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2、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原则。增加选修课,结合专题讲座、开展模拟社区等,培养学生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提高单位学时效率原则。继续大力推广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增大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

(二)专业知识及技能模块设置一览表(见附表二)

(三)主要理论课程简介

1、逻辑学基础

《逻辑学基础》是以概念、命题、推理、证明等为研究对象的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逻辑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其他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

《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阐述了经济活动中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巧,是开展公共管理活动必须具备的知识。其内容包括:公共关系的涵义、公共关系的形成与发展、公共关系的职能、公共关系的主体---社会组织、客体---公众、手段---传播,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评估)、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社交礼仪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提高学生的公共关系能力。

3、管理学基础

《管理学基础》是一门建立在经济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社会学基础上的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学习和掌握管理学是学习后续各门公共事务管理专业课程的基础入门课程,是掌握完备的知识体系的重要基础。管理学是研究和探讨各种社会组织的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这些基本规律和科学方法对于所有管理领域具有普遍适用性,是管理学科群中最为基础的学科。

4、社会学基础

《社会学基础》主要介绍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主要内容有:人的社会化、社会角色与社会互动、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区、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等。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学的发展历史,特别是我国社会学发展的曲折历程;理解和掌握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并把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用于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改造社会、服务社会。

5、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课程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导论、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和工作评价、员工招聘与培训、绩效考评与薪酬管理、职业生涯管理及发展等。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使学生树立起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学会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为毕业后成功地走上社会参加管理实践打下基础。

6、公共事业管理学

《公共事业管理学》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专业基础课之一。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的现象,定义及范围的明确来确定公共事业管理的领域,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具体掌握公共事业管理领导权力、领导素质、行为、体制;沟通的含义、作用与方法;理解激励的性质、 原则方式,控制的功能类型方法,以及公共事业管理效率的特点、评估措施等;要求学生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公共责任,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机制,社团、事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的法律制度;掌握现代事业制度设计,部门公共事业管理改革,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与创新和目标管理,公共事业伦理建设和品德特征以及公共事业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等的相关知识,促进学生系统了解公共事业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7、公共政策学

《公共政策学》在介绍了公共政策学学科的一些基本特性、研究内容的基础上,阐述了政策系统的相关知识,包括政策与政策系统,政策活动者,公共决策体制,政策工具等,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公共政策的一般理论和制定和分析公共政策的一般方法,尤其是要系统地、牢固地掌握公共政策过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学会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制定简单的公共政策并能通过对现实政策的分析和评价能提出改进现实政策的建议和对策,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8、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主要包括国家学说、阶级学说、政党学说、政治文化、政治发展、国际政治等内容,其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则为指导,论述了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并用来分析认识和处理各种社会问题,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行政法与经济法

《行政法》主要对我国当前的行政法理论及行政法治实践作出系统阐述。其主要内容包括:行政法学导论、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行政程序法、行政监督与行政救济法。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能够掌握行政法的基本理论,并用来分析认识和处理各种行政法治实践问题。

《经济法》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对于调整我国现实经济关系的法律、法规有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关的经济法律问题。

10、组织行为学理论与实务

《组织行为学理论与实务》是系统研究组织环境中所有成员的行为,以成员个人、群体、整个组织及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作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它通过研究组织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来提高管理者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了解人的心理和行为基本理论和概念的基础上,掌握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和系统的、开放的、权变的组织观点,提高自己的人际技能。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运用组织行为学的原理与方法进行组织诊断,综合考虑影响组织中工作行为的个体因素、群体因素与组织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不断提高管理能力。

11、行政管理理论与实务

《行政管理理论与实务》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的态度和理性的精神,为学生介绍和分析行政管理学(公共行政学)的学科渊源,学科发展,学科概念,学科范畴与行政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使学习者在学习之后使用行政管理学的学术眼光观察和解释社会的公共管理现实,运用公共行政学的知识为自己的生活增加智慧,能够为以后的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助益,成为一个有知识,懂管理的公共管理者。

12、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按照政务信息的生命周期,即由需求定义、收集、传递、处理、存储、传播和利用等七个阶段来管理政务信息资源,并以此为核心,融合技术、经济和人文视角,全面而详细地论述了政务信息管理的目标、任务和方法,同时系统阐述了政务信息公开化、政务信息管理法制化以及如何完善我国政务信息管理体系等问题,建立了政务信息管理的基本框架体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并培养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成功案例,并评价方案的性能,让学生掌握应用电子政务技术实际问题的技能,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13、政府经济学

《政府经济学》就是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等角度来解释、分析和规范政府职能与作用的科学。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研究和应用政府经济管理,规范政府经济行为,促进政府经济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因此,《政府经济学》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环节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已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政治经济学、管理学、行政学、行政法学、行政公文写作等课程的基础上,全面学习、了解、研究政府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从而夯实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理论基础,提高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工作的能力。

14、社区管理导论

《社区管理导论》是现代社会管理的基础。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密切相关。本课程对社区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及其内容进行全面阐述的同时,组织学生下社区进行专题调研,以帮助学生对社区管理有更完整的把握,激发学生致力于社会管理和社区工作的热情和研究的兴趣。

15、人口与计划生育

《人口与计划生育》主要向学生提供最基本的人口学知识,并且介绍从社会学角度来理解、分析人口现象和人口变迁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课程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人口学基本概念和统计指标、人口构成和社会结构、人口地理分布与人口增长、人口学4个核心领域(生育、死亡、迁移、城市化)、研究人口现象的主要宏观和微观理论、人口研究的统计分析以及人口预测、人口变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政策与中国人口变迁。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其基本知识,为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16、社会保障学

《社会保障学》是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主要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发展和改革的历程,掌握社会保障的含义、特点及其四个组成层次,即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这四个层次又包含不同的内容,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学习的目的,就是能够使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能够胜任司法实践及有效的监督和执行用人单位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事务。

17、领导科学

《领导科学》是公共管理领域的一门新兴的学科。本课程介绍领导科学的基本理论与价值取向。其以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的基本原则为指导。论述了领导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领导学的基本知识体系,并用来分析认识和处理各种与领导科学有关的问题,提高其领导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8、城市管理学

城市管理是有效地使用城市的资源以实现城市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和综合效益长期稳定发展的活动。《城市管理学》主要对城市管理的基本概念、运行机制、发展战略进行了较为宏观的论述,从城市社会、基础设施、经济和环境的角度对城市管理的微观系统进行讨论,就目前信息化浪潮中的城市管理,从数字城市和电子政务方面展开研究。

六、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及简介

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由独立设置的实践课与非独立设置的实践课两部分组成,非独立设置的实践课是指理论教学体系中所包含的各门课程中的案例分析、社会调查、小论文等教学部分,独立设置的实践课包括军训、入学教育、管理综合实训、社区管理实训、公共安全管理实训、社会调查实训、办公室管理实训、社团组织管理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论文等。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具体内容如下:

1、入学教育

通过入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观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

2、军训

通过军事训练,培养学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精神。

3、管理综合实训

本实训是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必修实践环节之一,是培养学生综合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实训组成部分。本实训综合运用角色扮演、导师指引、案例分析、社区实践、交流互动等方式进行管理知识与方法的综合运用。

4、社区管理实训

让学生自己扮演角色来模拟社区管理过程,目的在于使学生熟悉社区管理的范围及程序、提高应变能力同时促进对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学习的兴趣。

5、公共安全管理实训

本实训重视培养学生利用基本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分析、集体讨论等教学环节,力图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当中既能够凭借雄厚的理论功底准确地把握公共安全问题的实质,又能够尽快地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优方案。

6、社会调查实训

通过本实训,让学生能熟练地掌握社会调查的一般原理、实施方法与简单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技术,对从事管理工作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7、办公室事务管理实训

主要介绍办公室的基本理论、办公室人员、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工作量化管理、办公室时间运筹、办公室工作计划、办公室统计工作、办公室接待工作、办公室外事工作、办公室信息沟通、办公室人际关系、办公室礼仪、办公室通讯工作、办公室安全工作和办公室常用技能等。通过实训,让学生熟悉办公室管理工作的内容和过程,能够运用办公室管理理论熟练地进行办公室管理工作。

8、社团组织管理实训

通过本实训,让学生了解社团组织的性质、意义、活动程序等内容,掌握社团组织管理的相关条例、具体方法,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

9、毕业论文

以指定题目和自选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确定自己感兴趣的公共事务管理专题,运用所学知识,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纂写出一篇具有一定水准的毕业论文。

7、顶岗实习

安排学生到办事处、社区、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中介组织等相关公共事务管理部门实习,锻炼学生公共事务管理知识的应用能力,为将来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工作做准备。

七、说明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和《军事理论》安排在第一学年,其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共36课时,其中课内9学时,在入学教育时以报告形式讲授,课外实践27学时,计2学分,但不计入课内总学时。《军事理论》安排在第一学期,36学时,计1学分,其中理论32学时,实践4学时,采用讲座形式。

2、《形势与政策》安排在第一至第四学期,每学期15学时,在第二和第四学期考核,计1学分,采取专题讲座的方式进行。

3、军事训练安排在第一学期,共2周,计入学分。入学教育不计入总学时,不计周数,不计学分。

4、第二至第四学期1-16周理论学习,17-18周安排实训课程或者技能训练。

5、毕业论文安排在第五学期,共10周;第六学期顶岗实习15周。

6、学分计算时,约16学时为1学分;独立开设的实践课(军训、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论文、顶岗实习)每周计1学分;德育教育计1学分。

7、拓展模块为任选课,学生可根据兴趣选修,但须选满9学分。

8、本教学计划课内总学时1651学时,其中理论课1483学时,实践课168学时,计100.5学分。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共33周,计33学分,总计133.5学分。

9、为搞好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建设,特成立“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主任委员: 李 铁

副主任委员:殷安阳

秘 书: 毛学良

委 员: 李志红 王明英 董学飞 黄青贤 潘平杯 于进才 原如峰

八、附表

附表一 :公共事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附表二: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知识及技能模块设置一览表

附表三: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独立的实践教学环节设置进程表

附表四:公共事务管理专业教学总周数分配表

附表五:公共事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学时学分比例表

附表一 :公共事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课程

性质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数

开课学期

总学时

讲课

学时

实验学时

上机学时

实践

学时

12-13学年

13-14学年

14-15学年

1

2

3

4

5

6

15:3

16:2

16:2

16:2

9:10

0:15

必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52

52

0

0

4*x1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

72

60

0

0

12

4*

体育普修

4

126

0

0

0

126

2*

2*

2*

2*

计算机文化基础

3

78

48

0

30

3*

大学英语

11

189

189

0

0

3*

3*

3*

3*

形势与政策

1

60

60

0

0

3*x5

3*x5

3*x5

3*x5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教育

1

18

18

0

0

2x9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规划

1.5

24

24

0

0

2x1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

2

36

9

0

0

27

小计(9)门

30.5

619

451

0

30

138

逻辑学基础

3

52

52

0

0

4x13

应用文写作

3

48

48

0

0

3

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

3

48

48

0

0

3*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4

64

64

0

0

4*

社会学基础

3

48

48

0

0

4*x12

政府经济学

4

64

64

0

0

4

公共事业管理学

4

64

64

0

0

4*

管理学基础

4

60

60

0

0

4*

公共政策学

4

64

64

0

0

4*

政治学原理

3

48

48

0

0

3

行政管理原理与实务

3

48

48

0

0

3*

电子政务

3

32

32

0

0

2

小计(12)门

41

640

640

0

0

必修课合计(21)门

71.5

1259

1091

0

30

138

限选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2

36

36

0

0

4

行政法与经济法

3

48

48

0

0

3

组织行为学原理与实务

3

48

48

0

0

3*

社区管理导论

4

64

64

0

0

4*

社会保障学

3

48

48

0

0

3*

城市管理学

4

64

64

0

0

4*

小计(6)门 选修(20)学分

以上

20

320

320

任选

专业任选课

公务员法与公务员应试

指导

1.5

24

24

0

0

3x8

领导科学

1.5

24

24

0

0

3x8

人口与计划生育

1.5

24

24

0

0

3x8

社会调查方法

2

36

36

0

0

4

选修(4.5)学分以上

4.5

72

72

公共任选课

选修(4.5)学分以上

4.5

理论教学

合计

100.5

1651

1483

0

30

138

实践

教学

环节(整周)

军 训

2

2周

2周

2周

管理综合实训

1

1周

1周

1周

社区管理实训

1

1周

1周

1周

公共安全管理实训

1

1周

1周

1周

社会调查实训

1

1周

1周

1周

办公室事务管理实训

1

1周

1周

1

社团组织管理实训

1

1周

1周

1周

毕业论文

10

10周

10周

10周

顶岗实习

15

15周

15周

15周

实践教学合计

33

33周

教学计

划总计

133.5

1651

1483

30

138

附表二: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知识及技能模块设置一览表

序号

模块

名称

技能要求

知识要求

课程设置(核心课程打★)

认证

证书

理论课程名称

实践环节名称

1

公共必修课

热爱祖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能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运用法律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具有一定的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

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和历史观、社会伦理道德知识,熟悉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掌握必备的英语、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基础知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体育普修

计算机文化基础

大学英语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教育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规划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

形势与政策

军训

入学

教育

“两课社会

实践”

大学英语三级证书;

大学计算机一级证书;

2

基本技能

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逻辑分析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具备现代意识和人际交往素质

具有市场经济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和经济全球化的意识,掌握公共事务管理的相关知识,同时熟悉社交礼仪知识,具备与科学研究、公共事业机构相关联的专业知识

逻辑学基础

城市管理学

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

应用文写作

管理综合实训

公关员

资格证书

3

专业应用能力

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各类管理咨询能力、组织协调和谈判沟通能力,具有公共关系处理能力和组织形象策划与维护的能力,掌握办公自动化相关技术,应用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基本技能,具备文书处理和写作能力

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熟悉有关公共事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掌握本专业必备的管理学基础知识,同时掌握本专业必须的组织协调、公共策划、文秘写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城市管理学

社区管理导论★

公共事业管理学★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电子政务

人口与计划生育

危机管理实训;

社区管理实训;社会调查实训;办公事务管理实训

秘书

资格证书;

人力资源资格证

4

专业基础能力

掌握社会调查的方法,能够对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与整理,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掌握本专业必备的经济学基础知识、社会学知识、社会调查知识

管理学基础

公共政策学★

社会学基础

社会保障学

行政管理理论与实务★

社会调查方法

毕业

论文

人力资源资格证

5

拓展能力

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领导执行能力、科学管理能力

团队知识、行为学知识、科学管理理论知识

领导科学

组织行为学理论与实务

政府经济学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顶岗

实习

公关员

资格证书

附表三: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独立的实践教学环节设置进程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学分

周数

学期

地点

考核办法

备注

1

军 训

2

2

1

校内

综合评定

2

管理综合实训

1

1

2

校内

综合评定

3

社区管理实训

1

1

2

校内、市内

综合评定

4

公共安全管理实训

1

1

3

校内

综合评定

5

社会调查实训

1

1

3

校内、市内

综合评定

6

办公室事务管理实训

1

1

4

校内

综合评定

7

社团组织管理实训

1

1

4

校内

综合评定

8

毕业论文

10

10

5

校内

综合评定

9

顶岗实习

15

15

6

校外

综合评定

合计

33

33

附表四:公共事务管理专业教学总周数分配表

学期

理论

教学

考试

实践

教学

军训

机动

教学周数总计

合计

1

15

2

2

1

17

20

2

16

2

2

18

20

3

16

2

2

18

20

4

16

2

2

18

20

5

9

1

10

19

20

6

15

15

15

合计

72

9

31

2

1

105

115

附表五:公共事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学时学分比例表

模块类别

理论课程

实践环节

课程

门数

学时/

占课内学时比例/

占总学时比例

课内

实践

(学时)

独立设置的

实践环节

(学时/周数)

实践合计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

公共必修课

9

451/20.6%/12.3%

168

60/2

228/8%

基本技能

6

284/16.8%/9.3%

0

60/2

60/2.5%

专业应用能力

6

260/18.2%/10.9%

0

120/4

120/4.7%

专业基础能力

6

292/17.2%/10.3%

0

300/10

300/10.6%

拓展能力

4

196/15.8%/9.5%

0

600/15

600/21.2%

小计

31

1483/89%53.8%

168

1140/33

1308/45.2%